在浩如星汉的中华辞海中,对于一个人品行的最高赞美,莫过于“君子”二字。何谓君子?《易》与《诗经》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礼记》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总喜欢将谦谦君子,同“温润谦逊,宽厚包容”的玉相提并论。一如玉石“累积”亿万光年天成、光泽敛蓄而温润的纯净。经年累月的“坚持”,将“执着”沉淀、打磨。如玉石形成,一朝一夕满是未来!
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这是“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心中最深的“执着”。 初衷不改,坚定不移,黄文秀是这个时代,“沉默的璞玉“。
1989年,黄文秀出生于广西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父母身体也不好。一边是破碎的生活,一边是对山外的渴望。黄文秀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所有人,脚踏实地的“沉淀”终究会“结果”。08年,她考入了山西长治学院攻读思政专业,随后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法学硕士。
北上千里,她心中牵挂的,还是远方的那片乡土。
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毅然返乡,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干部。有同学问她,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18年,黄文秀接受组织派下的脱贫攻坚任务,前往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黄文秀会想起那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黄文秀亦如此,平凡的身躯为百坭村撑起了了不平凡的希望。研究生期间,同学和老师对黄文秀坚定回乡的想法印象深刻。黄文秀来北京学习并不是为了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带回家乡、服务家乡。
在浩瀚的伶仃洋之上,有一条雄伟壮阔的“跨海长虹”——珠港澳大桥,它将香港、澳门与珠海紧密连接在一起。珠港澳大桥由一支中国的交通建设队伍建设完成。队伍的举旗人,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
建设过程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即便花上天价的谘询费用,也无法买到核心技术。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与脚踏实地的研究论证,汇集成一次又一次充满艰难与曲折的讨论争辩。
自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以来,林鸣每年都会带领团队会召开上千次多次这样的讨论会议。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海大桥建成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珠港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国者如树,枝如苍穹。正因有了如林鸣一样的大国工匠,在各自的岗位深埋、扎根,身体力行延续中国传奇。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时代脊梁”。
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有如黄文秀、林鸣等“时代脊梁”,逆流而前扛起责任。如林鸣所说:“国旗升起的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建设者而自豪,也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肩上有著一份举世瞩目的重任。“
也如黄文秀发现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拍下来发了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从古至今,国人常喜欢“借玉比德”,借玉内质的温润光洁来比喻君子品德的高尚。延续千年的玉文化,广纳中华文明的精髓——踏实稳重、敢为人先,为国之栋梁。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