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大地从夏商到今天,历经千年。
虽秦时明月不再,大唐夜宴无声,可仍有一些珍贵之物留在了时间的容器里——那便是,文化。
2019年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一位名叫冯佳晨的女孩,身着盛唐襦裙惊艳亮相,以一段“不倒翁小姐姐”的表演火上网络。如冯佳晨一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将热忱灌溉到历史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音乐过渡)
与脚下泥土相连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味人文各不相同,却在斗转星移中汇成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两个字——中国。穿越千年的历史传承也会在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这是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
2017年,这个“以故事讲文化”的综艺节目掀起了重温传统文化的热潮。在第一期节目中,001号讲解员、著名演员张国立老师在《国家宝藏》节目上的一句“让国宝活起来”,使得中国古老文明与五千年文化重新展现于大众面前。
在节目中,诸多非遗传承人、建筑大师、故宫志愿讲解员、实力派演员们讲述着不同的“国宝”故事。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却因“国家的宝藏”汇聚一堂;他们,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动,在感动中了解那些古老文物所承载的文明;他们,带动着观众们一同领略中国文化所延续的精神内涵。
当古老与年轻握手,庙堂与江湖互动,古代与现代对话,《国家宝藏》让“国宝们”“活”了起来、“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
而更多的历史符号,也在新时代下焕发着新的生命力。一如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摇滚乐队盲盒,故宫的联名周边、莫高窟的环幕影厅……以现代视角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映照出华夏大地的万千气象。
(音乐过渡)
当“沉默”的文物开始用更多元的方式与我们“对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小众”变成了大众。
景泰蓝,作为皇家御用器具的经典工艺,一直以来都被当作“国礼”赠予外宾。六百多年来,随着匠人的接力,智慧的传承,成为了中国非遗文化之一。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以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并以色釉填充,烧制而成的瓷器。因珐琅釉多为蓝色,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的花纹,汇聚了大量的传统纹饰,如鱼鳞纹、缠枝纹、龙纹、祥云纹等,一切纹样都来源生活,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炫目的色彩、精致的花纹与线条,是几百年来匠人们无数个日夜的思索和探求,也是清雅高贵、沉着大方的承继。
在北京南二环外,有一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2000余件馆藏品陈列在这里,向众人讲述着属于“景泰蓝”的故事。
从前,这里只是一个景泰蓝工艺品的生产地,外人并不知晓。直到现在,一群年轻人将这里变成了景泰蓝艺术博物馆,让游客们能够近距离“对话”历史。
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景泰蓝”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以景泰蓝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时装刷屏网络,再一次让世界见证了东方大国的华服之美。
(音乐过渡)
我们以文化之名,将景泰蓝与品牌融为一体,以更现代的方式让它浸入人们的生活里。
我们以“国潮”之名,见证了传统文化在时下审美中的新生,以及更胜以往的丰富内涵。
正如“钓鱼台”,以历史之名,见证大国风云;也如同“玉溪”品牌,以不变的“本香”,传承着大国礼遇,见证时代向前。
红土高原上,“钓鱼台”以全新的姿态,随时代一同,用更多元、更“年轻”的形式,广纳古今,礼遇四海。
好了,今天的《TA说大世界》到这里就结束了。还有哪些“国潮”文化是你想与大家分享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互动留言。
这里是“红塔之声”,我是白杨,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