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那么脆弱却又是那么珍贵,珍爱生命,让更多的人能健康快乐地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尹晓玲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渴望珍惜别人的生命。”2007年9月17日,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女工尹晓玲在自己的新浪博客网页中这样写到。
这一天,她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云南分库打来的电话。电话说,她两年前在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云南分库的血液留样与广西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吻合,如果愿意捐献,云南分库准备做进一步的高分倍血样分析,如分析结果完全符合就可做干血细胞捐献。
这是个预料中却也是出乎意料的电话。
2005年9月7日,尹晓玲到昆明参加云南省侨眷代表会时,她特地抽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去云南省中心血站做了血小板捐献,又到中国骨髓库云南分库填写了骨髓志愿捐献表,做了血液留样,成了一名骨髓志愿捐献者,志愿者编号为N0.530000003967。之后,她抱着希望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因为她知道能配上合适血液的机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女性的骨髓捐献年龄限制为50岁,而当时的她已是44岁,随着岁月的递增,找到符合血液的几率也将越来越小,而今这个电话让她欣喜不已。
“患者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因为这几万分之一的几率降临到我身上,而我的付出能让一个垂危的生命得到延续。”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她说:“从1996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无偿献血,现在有机会去挽救一条生命,我会随时准备付出。”
尹晓玲(左一)在无偿献血
2008年4月24日,尹晓玲怀着兴奋的心情再次来到昆明,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云南分库为她做了全身的体格检查并再次抽取血样,进行各种高分倍血样分析。
回到大理后,她越加注意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处在最佳状态,时刻准备着随时都有可能进行的移植手术。
尹晓玲是红塔集团大理卷烟的一名普通女工,也是大理市的“文明市民标兵”。1996年,她的一个亲密女友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在遭受了6年病痛的折磨后,终因找不到相配型的骨髓而带着遗憾、带着对生命的眷恋、带着对女儿的牵挂离开了人世,死时只有35岁。
亲眼目睹了好友与病魔抗争的痛苦,经历了失去密友的悲痛,尹晓玲对白血病、骨髓捐献等有了新的认识。“要是当时能有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血型与她的相符合,那她现在应该健康地活着,和过去一样,在我孤独的时候陪伴我、无助的时候鼓励我,更不会就这样离开人世。”
也就是从好友患病的那个时候起,尹晓玲走进了大理州医院血检科成了一名无偿献血者,她是大理州第三个无偿献血的人,也是大理州第一个无偿献血的女人,而当时无偿献血法还没颁布,人们对无偿献血的了解还很少。
从1996年她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从她身体里抽出的血液就达10000多毫升,她的无私奉献让她获得了首届“云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第二届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03年,她又开始了成份血的捐献,成了大理州第一个无偿捐献血小板的人。
现在,只要血站的电话一打来,尹晓玲就知道那肯定是有急重病人急需输血了,因为血站的医生心痛她献血太多,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给她打电话的。这种时候,就算是上班,她也会请同事顶替而立即赶往血站,因为在她心里,生命重于一切。
因为好友的离去,让她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贵,看到那么多的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相符的骨髓而痛苦地死去,尹晓玲产生了做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的想法。
她上网查寻了很多有关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咨询了很多这方面的医生,了解到目前国内志愿者数量的稀少,更加坚定了她做骨髓捐献志愿者的决心。与此同时,她利用自己的新浪博客发出倡议,写了《请用你的爱,创造生命的奇迹—捐献造血干细胞,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珍惜生命,骨髓捐献》等贴子,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有关知识,呼吁人们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
“白血病患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还是少年儿童,这些花蕾还没有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就要凋谢了,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难过,然而我们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却太少了,配型合格的就更少。据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云南分库统计,到2008年,志愿者已经突破了十万多,而配型成功的才有17人。我只想通过我自己的经历,通过我的宣传让周围的人了解有关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克服恐惧心理,改变观念,让更多的人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尹晓玲是出名的游泳爱好者,2001年至2006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她先后成功直渡了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程海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成为第一个直游云南高原湖泊的女人,被各种媒体称为“高原奇女子”、“蛙皇”。
“我有健康的体魄,我的血液也是最健康的,献血促进了血液的新陈代谢和心脏的功能,每次企业体检我一切正常,我的血液既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也对我的身体健康有利,这是多好的事。”“献血既帮助了别人,也为自己储存了血液。”
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身边的很多朋友也走进了无偿献血的行列。
“我重视生命,但把死亡看得很轻,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会把身体的器官都捐献出去,让它们对活着的人发挥作用。”尹晓玲在谈到死亡时淡然地说到。
这位充满爱心的普通女人也一直关注着弱势群体,对失学儿童和残疾人满怀着同情和关爱。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上有年迈的外婆需赡养,下有正在读书的儿子需扶持,但她长年累月、义无反顾地为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人们尽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微薄力量。
“我没能像很多同事朋友那样,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我用我的言行让儿子知道他有一个善良而充满爱心的妈妈,让儿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让他在健康、关爱中长大,同时也希望我的行为唤起更多的人去关爱生命,关爱别人。”
1996年至2003年,她以个人的名义与下关聋哑学校挂钩,每年向该校捐助书籍和学生生活用品,帮助残疾学生完成学业;2002年,她用成功直游抚仙湖后厂里发的奖金为下关聋哑学校购买了电脑;她还和同事朋友亲自到县上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给贫困儿童寄去衣物;她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读完了初中,顺利考入高中。
她的爱心让她先后获得了共青团云南省助学“希望工程”贡献奖、大理州红十字会“先进工作志愿者”、大理州、市残代“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2005年10月她被列入了《中国杰出女性》一书。今年3月,她以一名普通女工做出的一件件感人事迹感动了北京奥组委,被幸运地确定为2008的奥运火炬手。
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的90岁的老外婆说:“她做的所有事我都支持她。”因为大家知道,公益事业已成为尹晓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